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居家抗疫。
一些需要长期口服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的次数明显减少。
若服用靶向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怎么办?
啥情况可以在家处理?
哪种情况必须就医?
别慌!
皮肤毒性是很多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中的手足综合征和痤疮样皮疹最受临床关注。
关注手足症状,积极预防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征主要是指手掌和足底红斑和感觉异常。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阿帕替尼、拉帕替尼、阿昔替尼等药物,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都较高。
刚开始服用上述药物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手足综合征:
1)注意着宽松的鞋袜和手套,鞋子加软垫,避免摩擦;
2)避免反复揉搓手脚;
3)避免暴露于过热环境,外出时采用物理方法防晒;
4)经常涂抹含尿素的润肤露等。
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了手足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则需要对其轻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并酌情处理,具体判断方法和处理方式如下图所示:
判断严重程度,针对性处理痤疮样皮疹
痤疮样皮疹也是靶向药物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它与手足综合征的表现不同。
手足综合征一般发生于手部和足部,呈现出大片的红斑且伴有感觉异常。
皮疹主要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面部和胸背部,表现为瘙痒、脱屑、痤疮样改变等。痤疮样皮疹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的肿瘤患者中十分突出,例如治疗肺癌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西替尼等。
一旦发生痤疮样皮疹,可以以病变的面积是否超过人体整个背部的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0%)来区分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如下处理:
留意大便次数,合理应对腹泻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抗肿瘤靶向药物还有一个特别常见但很容易被患者忽视的不良反应——腹泻。一般来说,轻度的腹泻可以在家自行处理,但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全身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对腹泻引起重视,并能初步判断其严重程度。
一旦发生腹泻,肿瘤患者需留心每日腹泻的次数,弄清楚腹泻级别后,再依照下图进行处理: